山东滨海化工商务有限公司

首页 >> 市场动态 >> 经济信息经济信息

核心利率市场化为何难撼

2012年03月24日 09:12

实际上,纵观各国,利率市场化改革多半是外部环境倒逼的产物。像美国是典型的金融脱媒倒逼;日本则是资本管制放松倒逼;而拉美(阿根廷、智利、乌拉圭等)是低储蓄率倒逼。专家认为,目前我国理财产品的倒逼效应与美国80年代初放开存款利率颇具相似性。

其实,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一直都在推进,只是,现在的本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还剩下最为核心的两点——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,以及由市场定价的国债期货利率替代央行公布的利率基准。

但为何剩下的核心利率市场化如此“难撼”?回眸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,不难发现,利率市场化在2004、2005年呈加速状态,像当时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、存款利率可以下浮,不设底线等;直至2008年10月的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;换言之,迄今为止的三年多时间,利率市场化进程停滞不前。

这或许与2008年10月之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关。加之改革进入攻坚战,核心利率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;去年8月,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及其带领的课题组发布的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》报告就称,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日趋成熟;但若贸然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,可能会出现因为“存贷款利率上升,金融市场利率上升,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被动上涨,形成倒逼机制,而造成央行一方面失去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,另一方面间接调控又可能难以有效运作”的结果。

按照目前专家的说法,利率形成机制从行政管制转向市场化会引起连锁反应,利率市场化通常会引起名义利率上升、银行利差收窄、中小型金融机构经营因难、热钱流入、资产价格上升和本币升值等经济现象。一般而言,若在货币紧缩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,利差变大;若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推行利率市场化,利差则变小。

因此,周小川撰文称,现实情况是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,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财务软约束问题、开始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产品和服务的定价,为推进下一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不过,只有达到自我约束标准的金融机构方可给予更多的定价权,即那些自我资本约束达标的金融机构不妨先行一步;考虑仍有不受资本约束的金融机构,包括目前宏观环境距离“通胀控制在较低水平,地方融资平台流动性风险有效化解”的利率市场化加快标志,尚有路程,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可能仍是一个长期过程。

来源:经济观察报  编辑:心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