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滨海化工商务有限公司

首页 >> 市场动态 >> 经济信息经济信息

追求公平与提升效率并不矛盾

2012年03月09日 08:31

本网讯 经济学理论永远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因此,将经济问题展开时总不免要面对各种权衡取舍。最著名的例子,恐怕要数“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取舍”了。经济学家普遍认为,为解决人类需求与稀缺资源的矛盾,追求效率是最重要的手段;然而,当“无度地”追求效率时,又往往带来失去公平的社会矛盾。

对此,在很多问题上与经济学家观点并不一致的金融学人与专家们很是“气和”,而金融学的结论似乎更具体、更明确:价值与公平是负相关的!金融学常常把“价值”看成“效率”的代名词,因为价值一开始就是预期收益与风险的二元函数,与预期收益正相关,与风险负相关。

问题分析到这里,大家可能都有点悲观了:眼下中国经济从上到下都在强调缩小贫富差距,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回归公平,如果公平与价值是负相关的,那岂不是说缩小贫富差距必须以牺牲经济价值为代价吗?可眼下另一项当务之急恰恰又是经济转型,根本是突出价值效应。那么,我们面前的道路真的就是非此即彼的“不可兼得”(甚至是“自相矛盾”)吗?

我不想得出这样的结论,不是因为不想面对,而是因为任何理论都有其应用的前提和条件,如果把当前的实情与经典理论结合在一起,也许就会发现一个动态条件下的理论应用并不像理论本身那样死板。

先从宏观层面看,当前中国经济的一大顽疾就是社会经济资源被少数人占有,当形成垄断局面,这种财富结构不会激励创新,只会制约创新,从而使经济慢慢失去活力。传统经济学仅从垄断利润的角度阐述社会财富(或效应)的不合理转移导致外部性的机理来论述垄断的危害,并没有从整个经济体价值看待垄断的负效应。而如果从市场机制及制度建设的层面看,垄断的危害性远大于财富的非合理转移。在市场上,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不能把激励的机制注入市场,它就一定产生抑制激励的力量,从而使创新成为参与者排斥的行为。而金融创新理论已经证明,失去创新的经济体(主要指微观)必然失去市场的认可,也即失去市场价值。将这种现象拓展到宏观经济,那就是宏观经济价值的衰退。

如此看来,当前的中国经济财富分配不公,才是经济价值长期徘徊在低位的真正“罪魁”,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,恰恰要通过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,当下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呼吁与此恰好不谋而合。 

来源:上海证券报  编辑:心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