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滨海化工商务有限公司

首页 >> 市场动态 >> 经济信息经济信息

调控代替不了改革

2012年02月27日 09:01

金融改革与利率市场化的初衷,主要是解决“政企不分”,并且切断政府对于信贷总额的行政分配。而事实上,近年来的信贷超发表明,金融与财政在深层次上的、由政府所主导的“分工与合作”,并未得到改善。

当然,政府货币政策直接干预利率,事实上是必须存在的(比如美联储,同样看重时时掌控信贷与国债的利率水平)。在此期间,当银行希望摆脱行政干预的同时,同时就会失去政策的保护。

严格地说,一个社会,你有一个怎样的货币供给结构,就会有一个怎样的投资结构。事实上,考虑到目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,以及政府财政的强劲,人们有一个很自然产生的问题是:这么多投资(包括最近3年,4万亿元规模的政府投资),效用到底如何?

由于信用不足,不动产资源不足,中国小微企业拆借资金的实际成本其实不低。据了解,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借贷成本高于国企至少50%左右。

最近10年,货币超发,政策性投资的力度不可谓不大,但收效甚微,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弱势,迟迟得不到改善——10年来,股票指数徘徊不前,股市在国家经济高速的货币化进程中,也被GDP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,远远地甩在身后。

如果货币政策更多地关注小微企业,更多地支持小微企业,股市不至于积弱不振,始终在低位徘徊。

从这个意义上说,适当宽松银根,货币政策可以加大对于投资品市场的政策支持,而尽量不要“卡”得太死。货币政策立足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质量,立足于直接融资,方为长久之计。

2011年12月12日到14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:“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,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,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,优化信贷结构,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,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。”

而未来究竟如何,仍然取决于政策的具体指向。总而言之,本次降准,释放流动性,应当是“一连串的事件”的开始,而不是结束。

来源:中国经营报  编辑:心晴